
近兩年,人臉識別是最為火熱的生物識別技術,隨著技術的成熟,其在應用上也開始逐步的走向成熟。目前,人臉識別已經可以成熟的應用在電力、政府、邊檢、公安、社區、教育、金融、醫療、機場、火車站、企業管理、安防等場景,只要有人流管理的場景都必定會有人臉識別的應用空間。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社區安全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安全社區、平安社區是構建平安社會的重要基點。關于社區安全的方面諸多,除了普通的小區安全以外,還包括校園安全、企業安全、司法安全、公共場所安全等,關系著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在傳統的社區管理中,抽檢身份證成為管理不特定人群的重要手段,但是效率低、安全性差、檢查不全面等弊端也顯而易見。而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建立信息庫掌握特定人群的行動軌跡,預測與防范危險事態發生,優勢明顯,在維護社區安全方面成績斐然。為此,深圳云感物聯研發了一系列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智能安防產品,加入到平安城市建設的行動中,助力社區安防。
深圳云感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顧問、武漢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楊文博認為:隨著人臉識別的普及,人臉即將成為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特別是在維護社會安全方面,將會發揮巨大作用。例如,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這四類犯罪行為較輕的對象所實施的非監禁性矯正刑罰,因此也稱為社區服刑人員。社區矯正其非監禁刑罰的性質可以使其在不脫離社會、不脫離生活的情況下,并借助政府、社區、社會愛心人士以及親人的幫助下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并且回歸社會,實現再社會化的過程。但是,在現實的執行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漏洞。如行為人超出活動范圍不匯報,不按時匯報自身生活狀況,甚至出現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等,這些行為是社會安全的潛在威脅。為進一步科學化管理,兩年前的監管機構陸續上馬了手環、手機定位等技術手段,但是這種被動監管依然有很大漏洞。而人臉識別則可以大大彌補此類缺陷。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對此類特殊人群進行面部數據采集,由于面部識別信息具有唯一性,在有效監測的范圍內,系統會自動顯示先前采集的社區矯正對象的面部照片,從而對社區矯正對象身份進行有效識別和驗證。如果數據和全國人臉識別數據聯網,則檢測對象無論跑到哪里都會被實施監控。
云感物聯智慧社區云平臺
深圳云感物聯在武漢市光谷選取了一個商業集中的園區進行了社區應用模擬,模擬一個“盜竊犯罪分子”進入社區的場景。第一個場景使用傳統識別場景,即使用保安驗身份證、登記、入園的傳統模式。首先物業公司告知保安“近期有一名犯罪分子在附近活動,請務必嚴查進入社區的人員”。之后,讓“犯罪分子”持他人的身份證件進入園區。實驗結果顯示,該“犯罪分子”持他人身份證順利得從園區的四個大門進入,并且通過登記順利進入辦公大樓。第二個場景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即事先在數據庫中錄入該“犯罪分子”的照片,而后讓“犯罪分子”持他人身份證進入園區。實驗結果顯示,該“犯罪分子”在第一個園區門口即被人臉識別系統抓取并報警,從人臉抓取到報警整個過程不超過3秒鐘。事實證明,人臉識別系統在特殊人群預防和維護社區安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證明了深圳云感物聯此類產品的成熟和穩定,達到了大規模推廣的要求。
隨著“平安城市建設”的大力推進,安全再次成為大眾所關心的話題。通過冒用他人身份證到銀行進行開戶辦理、入住酒店等等的情況屢見不鮮,各種方法、手段層數不窮,雖然大多數的工作人員以及提高了警惕,仍舊是防不勝防。人臉識別的出現,正式彌補了社區安全管理中的缺陷。除了社區矯正以外,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交通等都在陸續引入人臉識別系統。深圳云感物聯安全顧問楊文博博士認為,在不久的未來,人臉識別系統會真正的織起一張智慧的天網,對威脅社會安全的人而言,實現真正的“法網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