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幾年,人工智能從技術構想發展為各家企業狂奔突進的賽道。經歷了早年的資本喧囂,人工智能領域逐漸沉淀出一批務實而成果豐碩的科技“匠人”,平安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在圖像識別領域評測比賽COCO-Text任務1文本定位比賽中,平安科技取得世界第一的成績,這意味著,在圖像識別領域,平安科技又啃下了一塊硬骨頭。
多年前的第一步
“早在5年前,平安科技就開始部署在圖像識別領域的技術儲備”,平安科技CEO陳立明表示。在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的規劃中,現代科技必將成為帶動平安發展的根本引擎。以頂層設計為起點的一場變革開始悄悄在平安科技內部上演。2012年平安科技再次進行IT治理變革,建立多種IT治理模式,支持互聯網業務發展。2013年開始構建移動互聯、云、大數據等IT能力,與此同時加快了對國內外AI人才吸納的腳步,當年平安科技吸納了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拿下近百項專利的科學家肖京回國。次年,平安科技定下人才戰略國際化策略,與芝加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數據科學研究院等學府、機構展開合作。
彼時,人工智能的浪潮山雨欲來。2014年的一天,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動用了1000萬照片和1000臺電腦運算,才讓機器識別了貓。這個實驗,同時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光明與黑暗的雙重預兆。也是在這年,平安科技組建了一支AI實驗室團隊。
兩年之后,阿爾法狗戰勝圍棋冠軍李世石的新聞刷爆社交網絡,人工智能終于突破重重的迷霧,在國內迎來重生的曙光。也是在同一年,經過前幾年的布局,人臉識別技術率先打響平安科技在圖像識別領域的第一槍。這一年,平安科技人臉識別已經開始應用于遠程開戶等多項業務,并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6分鐘刷臉放貸?!凹夹g不是炫技,而是要為應用而生”。在平安內部,這句話更意味著平安濃郁的務實文化。
平安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逐漸從金融領域擴大到安防、公共服務、教育、職場等超過200個細分場景中,拓展出開戶實名認證、考生入場身份校驗、人臉門禁、刷臉取款等場景服務。截至目前累計服務調用量接近20億人次。行進到2018年,平安科技再一次突破算法,通過算力前移,開發上線了平安π智能VIP識別系統,從靜態“有感式”小場景,升級為“無感式”人臉識別,人像捕獲率達99%,識別率高于95%。
平安π智能VIP識別系統監控畫面
醫療科技的突圍
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曾把2017年比喻為“收獲的季節”。那一年基于圖像識別技術的智能閃賠產品剛一問世,便引發關于商業保險理賠模式變革的探討。此外,平安眾包、智能醫療影像圖片技術等產品技術的相繼推出,不斷印證平安科技在圖像識別領域后發實力。2018年1月,在國際醫學影像領域的權威評測LUNA排行榜上,平安科技分別以95.1%和96.8%的精度刷新了“肺結節檢測”和“假陽性篩查”的世界紀錄。僅僅兩個月之后,平安科技在國際權威IDRiD眼底圖分析競賽上,斬獲硬性滲出物(EX)分割任務世界第一,出血(HE)分割任務世界第二,以及微動脈瘤(MA)分割任務世界第三。
在圖像識別領域的技術優勢,為平安科技描畫出一條進軍醫療的航向。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曾說,“一手管住用戶的錢,一手管住用戶的健康,這樣用戶就離不開平安了。”要讓用戶離不開平安,必須要讓技術發揮出最大的應用價值。而技術平臺化則能最高效地讓用戶享受到價值轉化。平安智能醫療平臺就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中,今年3月開始,基于該技術打造的輔助診療系統已經在基層醫院投入使用,如在貴州省某縣級人民醫院,目前累計篩查的影像數量已超過20萬張。
同年,隨著合作范圍的不斷擴大及醫療解決方案的不斷成熟,平安智能醫療平臺正式升級為平安醫療科技。在技術打造上,從與賽諾菲和美國光視等國際醫藥巨頭的合作逐漸過渡到與醫療機構深度場景合作中。在區域性醫療落地方面,平安醫療科技已經與上海近10家三甲醫院達成在醫療影像輔助診斷及醫療云質控等方面的合作。從技術專家轉變為最專業的“醫療助手”也不過短短數月。秘訣正在于技術的先進性以及與場景的深度融合。
圖像識別技術作為現階段人工智能發展最重要的賽點,一葉而知秋,一步落后則步步落后。而平安科技憑借前瞻性的布局,顯然拿下了這個賽點。此次獲獎的OCR識別技術,在應用價值方面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比如對于地圖導航、智能交通、信息檢索、機器視覺等領域的發展有極強的推動作用,從單一技術到整合為平臺再到價值釋放,平安科技正走出屬于自身節奏的科技企業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