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識別已變得越來越普遍,但當問及任何人如何避免它,一些人可能會說只要戴面具就能實現。據外媒報道,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進一步研發臉部識別技術,即使人們的臉部被覆蓋也能識別出某人,這可能意味著在公眾中匿名的人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困難。 在本周發表的一篇研究中, 通過使用深度學習和臉部具有各種“偽裝”的人物圖片的數據集,研究人員能夠訓練出一種神經網絡,可以識別臉部被覆蓋的人們。社會學家Zeynep Tufekci在Twitter上...
立普思近期已成功研發出用于Android手機的3D人臉識別及3D掃描技術,該整合方案主要為Android手機平臺提供如iPhoneX的3D人臉解鎖,除此還加上手持式3D掃描功能。 立普思表示,主動式立體(AcTIve Stereo)深度感測技術利用投射主動式紅外線光源到物體上再利用兩個紅外線鏡頭獲取數據后進行深度運算。搭配獨家研發出的3D掃描與臉部解鎖軟體即可以直接應用于Android手機上。 雖然目前的技術需要外接一臺主動式立體深度攝影機到...
中國計算機視覺企業云從科技正式在國內首發“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將結構光技術應用在人臉識別系統上。 云從發布“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相較以往的2D人臉識別及以紅外活體檢測技術的上有了非常大的飛躍。 此外云從科技已經有了大量的金融級應用,包括刷臉取款,刷臉購物。新技術的發布,標志著云從科技繼續引領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發展。 2016年5月份,云從科技就開始了結構光技術的研究,通過反復驗證,實現在銀...
洛陽市公安局車站派出所兩名巡邏民警騎著巡邏平衡車,還戴著一副墨鏡?“這不是簡單的眼鏡,而是最新配備的警務智能眼鏡。”洛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智能眼鏡清晰識別過往行人的臉部特征,經過信息比對,最快1秒鐘識別不同類型的犯罪人員信息。 為保障中國洛陽第36屆牡丹文化節社會秩序平穩,洛陽市公安局首次使用高科技“警務智能眼鏡”。據了解,該眼鏡有兩個特點,一是輕型化,重量僅不到40克,二是數據庫儲存量大,方便快捷。 ...
2018年4月4日 人工智能“國家隊”云從科技在跨鏡追蹤技術(ReID)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時在Market-1501、CUHK03、DukeMTMC-reID三個數據集上從悉尼科技大學、南洋理工、中科院自動化所、清華大學等多家知名高校、企業與研究機構脫穎而出,刷新了世界記錄。 其中最高在Market-1501上的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達到96.6%,打破了之前阿里iDST在2018年1月創造的世界紀錄,讓跨鏡追蹤技術(ReID)在準確率上首次達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