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優化企業開戶服務的指導意見》。在優化銀行開戶流程方面,央行除了鼓勵銀行推廣電子渠道預約開戶、整合開戶和各類基本結算服務申請和協議提高企業開戶效率外,同時鼓勵銀行積極運用技術手段提升賬戶審核水平。包括鼓勵銀行將人臉識別、光學字符識別(OCR)、二維碼等技術手段嵌入開戶業務流程,作為讀取、收集以及核驗客戶身份信息和開戶業務處理的輔助手段。 人臉識別技術正在不斷進入大眾視野。當前...
一 、人臉檢測/跟蹤 人臉檢測/跟蹤的目的是在圖像/視頻中找到各個人臉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對于跟蹤而言,還需要確定幀間不同人臉間的對應關系。 1. Robust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Paul Viola, Michael Jones. IJCV 2004. 入選理由: Viola的人臉檢測工作使得人臉檢測真正變得實時可用。他們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這篇是引用率最高的一篇。 2. Fast rotation invariant multi-view face detection
通過破解某支付平臺的“人臉識別”系統,犯罪嫌疑人盜竊多位受害人二十多萬元賬戶資金。1月16日,在“向人民報告”宜賓公安網安專場新聞通氣會上,宜賓警方通報了這起案件的情況。 2016年11月4日,四川省宜賓警方接到國內某支付平臺公司員工到報案:其公司近日發現多起用戶賬戶資金被盜的案件,會員用戶反映其賬戶中增加了非本人辦理的昆侖銀行卡,賬戶信息、綁定手機號被更改后造成資金被盜。通過公司網絡技術后臺篩查,作案人使用的IP歸...
伴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臉識別技術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驅動下,展現巨大的發展潛力,其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由安防等公共領域向支付及驗證的商業領域逐步落地。然而,人臉識別是一把雙刃劍,在技術持續演進、應用不斷推廣的同時,也帶來了數據泄露、個人隱私遭受侵犯等信息安全問題。 一、人臉識別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識別技術應用尚未成熟,誤判風險難以消除 一是缺乏能充分適應各種干擾環境的人臉預處理算法。特別在移動互聯網...
作者 | 汪彪 人臉識別技術不但吸引了Google、Facebook、阿里、騰訊、百度等國內外互聯網巨頭的大量研發投入,也催生了Face++、商湯科技、Linkface、中科云從、依圖等一大波明星創業公司,在視頻監控、刑事偵破、互聯網金融身份核驗、自助通關系統等方向創造了諸多成功應用案例。本文試圖梳理人臉識別技術發展,并根據作者在相關領域的實踐給出一些實用方案設計,期待能對感興趣的讀者有所裨益。 概述 通俗地講,任何一個的機器學習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