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各大支付平臺的技術發展與業務拓展,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人們在主要生活場景中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普及程度也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迅猛的背景下,支付方式正從二維碼支付、指紋支付向刷臉支付進化升級。刷臉支付的應用不僅是支付技術的革新,也節省了社會時間成本,提高了社會工作效率,還能新增就業崗位。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刷臉支付技術應用社會價值專題研究報告》主要針對...
2019年創業做什么最好——刷臉支付,這已經是很多人公認的事實。刷臉支付自去年開始進入商用,行業巨頭就開始大力推廣,各種補貼和扶持不斷,越來越多的服務商成長起來,轉的盆滿缽滿。 刷臉支付相較掃碼支付省去手機操作步驟,有效增加用戶黏對于消費者來說,無需攜帶手機、即能“刷臉”走天下,這大大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同時結賬高峰期,消費者可使用刷臉支付自助買單,無需排隊等候人工收銀。 而對于商家來說,刷臉支付降本增效,提升了門店...
去年12月,支付寶率先發布“蜻蜓”一代刷臉機,“刷臉”支付開始應用于商業應用場景。今年4月,支付寶宣布推出第二代基于線下消費場景的刷臉支付機具“蜻蜓”。 緊跟支付寶的步伐,微信“青蛙”刷臉,及中國銀聯攜手60余家機構發布的“刷臉付”相繼問世。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蜻蜓”刷臉續保持領先,不僅歸功于首發身份,更是因為“蜻蜓”刷臉的強大服務商伙伴。值得注意的是,“蜻蜓”不僅限于傳統的服務商形態,而是聯合新業態...
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戰略推動下,人臉識別開始融入移動支付生態中,隨著產品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相應政策的出臺,刷臉支付迎來了發展的全盛時期。隨著5G、AI,以及3D傳感等創新技術的普及,未來三年刷臉支付注定迎來全面爆發。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刷臉支付用戶達0.61億人,2019年刷臉支付用戶規模有望增長94.0%至1.18億人。高速增長將持續保持,預計2022年規模突破7.6億人。 刷臉支付登上移動支付的舞臺既是硬件、數據...
“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等很多銀行業務,我已經很久沒到銀行網點了,甚至網上銀行也很少用了。”這種體驗,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12月5日,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在舉辦的“2019銀行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上發布的《2019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下稱《報告》)更是用數據驗證了這一體會。 《報告》顯示, 電子銀行呈現出顯著的移動化趨勢,首選手機銀行的用戶占比達到了52%,同時,微信銀行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