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北京市公租房的人臉識別系統正式上線運行,部分公租房住戶開始“刷臉”進出社區和單元樓門。據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表示,北京市目前已經對66個公租房項目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2019年將對全市所有近200個公租房項目安裝人臉識別系統。 北京地區大力推廣保障性住房人臉識別項目建設,有明確的初衷,主要是為了借助人臉識別技術手段,提升社區違規預警、動態監測、統計分析等監管工作水平。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公租房...
一旦被盯上,插翅難逃 本報記者 張 亮 本報通訊員 睢衛紅 馮海濤 文/圖 2019年1月10日晚,河南省滑縣八里營鎮東官寨村村民曹學寧正帶隊開展村級義務巡邏,忽然手機響了。這個電話是縣綜治辦督導人員打來的。曹學寧熟練地帶著巡邏小組快速走到村室南邊十字路口那個攝像頭下:“報告,我是曹雪寧,我們正在八里營鎮東官寨村開展巡邏?!?原來,滑縣縣委政法委依托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滑縣綜治中心視頻管理平臺”,通過該平臺對全縣“萬人大巡防...
智能門鎖行業的2018年,無疑是多事之秋,在不斷趨于爆發或已然爆發的同時,市場氣象可謂風起云涌。早前有小黑盒事件,近期又遭遇低價沖擊,而近日又市場監管總局對人臉識別、遠程開鎖等技術進行風險提醒,建議關閉。系列事件讓行內人士人心惶惶。 尤其是近日關于人臉識別和遠程開鎖的新聞,更是被非人臉識別廠家爭相轉發以示自家產品值得信賴,也有一些堅定不移的人臉識別品牌商分享以證明該技術依然值得信賴,眾說紛紜,也讓消費者不知所措,...
《南華早報》英文版日前刊登報道稱“紐約警方使用中國人臉識別技術”。之后紐約警方否認這一說法,并指出該報道諸多錯誤。中國人臉識別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對于任何一項正在發展中的技術而言,最不需要的就是媒體“捧殺”。中國媒體更應嚴謹準確,為中國AI產業發展營造良好健康的輿論導向和環境。 《南華早報》網站截圖:紐約警方使用中國人臉識別技術,現該報道已被刪除 紐約市警察局大量采用中國人臉識別技術:中國在這方面究竟有多厲...
為營造安全、文明、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日前,莆田二十五中學在學生宿舍安裝啟用動態人臉識別智能門禁系統,實現寄宿生管理智能化。 據該校負責人介紹,該動態人臉識別系統管理平臺具有智能預警功能,可快速進行人臉識別,對經過設定區域以正常步速行進、無需刻意停留的行人進行人臉準確抓拍。學生早出、晚歸、未歸、未出宿舍等最新動態,都能被系統識別收集,并將相關信息第一時間推送給宿管員、班主任等相關人員。 此外,該系統還能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