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更替。前有互聯網時代撲面而來,現有人工智能蓄勢待發。正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所說,“互聯網是開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 相較互聯網對人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人工智能更加直接的解決了生活場景中的需求痛點。人臉識別,作為最基礎的人工智能,在目前的應用最為廣泛,不少企業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系統在各領域市場得到一定的普及,如銀行身份認證、小區人員監控、上班工作簽到等等。確實,人工智能已...
基于對用戶和服務的深刻理解,張近東判斷,純電商平臺存在商品性能展示不充分、商戶信息不對稱,不能滿足消費者立體式購物體驗的問題,蘇寧要走從+互聯網到互聯網+ 的“雙線融合”模式。 雙線融合,智慧零售開啟行業新篇章 蘇寧的智慧零售是對場景、數據、服務、渠道的全方位反思,本質上是技術驅動的數據革命。目前,蘇寧已積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項前沿技術。 線上線下、大數據分析、刷臉支付、智能導購、AR...
經過多年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已有長足進步。目前人臉識別已經在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發力,迎來運用的“井噴期”。專家認為,未來人臉識別技術還會繼續突破,其應用領域也將不斷延伸。 輸入密碼、指紋識別、聲紋認證、人臉識別......人類社會史上經歷了數次密保安全的變遷,每一次變遷都伴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和大眾對技術的認知與接受。 由于智能設備的天然屬性,目前人臉識別的功能在手機上搭載比較常見,人臉支付、人臉解鎖等功能在新型...
《2015全球安防設備市場報告》顯示,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16.7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75億元,全球人臉識別市場未來5年的符合增長預期將達到166%以上。 據IHSMarkit估計,2016年中國影像監視系統的市場規模達64億美元,未來4年的年化增長率可達12.4%。而美國相關的市場規模僅29億美元,年化成長率0.4%。 2016年以來,人臉識別在銀行、證券、金融社保、交通、教育、電子商務等場景應用頻頻刷屏,熱度居高不下。在智慧城市發展...
自從電子信息時代來臨之后,人們便從沒有停止過對于信息安全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個人隱私方面的安全問題。在智能手機快速崛起的這幾年里,手機承載了用戶們大量的個人信息,一旦丟失后或開機密碼被有心人破解,其中的私密照片、銀行卡密碼、秘密文檔等信息將會被不法分子獲取,對個人用戶造成巨大的損失。 而智能手機的密碼鎖也經歷了從數字密碼、手勢解鎖到指紋識別的升級,再到如今虹膜識別、人臉識別登上歷史的舞臺。可以預料的是在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