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服務器軟件WV-ASF950與人臉配準擴展套件WV-ASFE951W將于2018年7月在海外先行面市,隨后將于8月在日本本土面市 松下公司宣布將于2018年7月在海外先行發布采用深度學習技術的人臉識別服務器軟件,該軟件將于2018年8月在日本本土面市。 這一高精度人臉識別軟件采用具備全球最高人臉識別性能(*1)的核心引擎,可識別傳統技術難以識別的人臉,包括面部向左或向右偏轉多達45度、向上或向下30度以及部分被太陽鏡遮擋的人臉...
經過十多年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市場培育,當今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在諸多應用領域規模化應用。就中國市場而言,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過去還主要是以其分之技術之一的指紋識別技術為主體,在中國市場,指紋識別的應用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根據2007年的數據,中國生物識別市場,指紋識別應用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90%)。這與全球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大趨勢有較大差距。不過,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一些新技術,如人臉識別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應用,近一兩年...
2018年3月19日,估值超過200億的人工智能“國家隊”云從科技正式發布了中國首款高性能AI攝像機——“炬眼”智能人臉識別相機。官方宣稱這是全球首款高性能AI攝像機,把進攻方向指向了軟硬一體化。 人工智能圖像計算終端——“炬眼”智能人臉識別相機 此次新鮮出爐的“炬眼”智能人臉識別相機相較以往的智能攝像機在功能與性能上有了質的飛躍。“炬眼”智能人臉識別相機使用Intel架構,在攝像機本地完成全程識別,極速傳輸識別結果到后...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繼2017年首次被寫入全國政府工作報告一年后,“人工智能”(AI)再次成為兩會焦點。3月5日上午,總理在2018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再次強調人工智能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機遇。人工智能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學術領域都成為重中之重。 在此之前,“證監會給四大行業IPO開特殊通道”已是人盡皆知,這四個行業中就包括人工智能。那么這些...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指紋識別技術 醫學證明,每個人的指紋紋路在圖案、斷點和交叉點是有區別的,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指紋識別技術通過光學、半導體電子信號、超聲波、溫差等方式采集指紋特征成像,經過數字化處理和分析后,最終提取為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