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火的支付方式無疑是刷臉支付。在醫院、超市、餐飲門店、便利店,刷臉支付設備已經并不罕見,人臉識別技術與支付產品和服務的融合應用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支付方式和體驗。 用戶體驗的背后,是正在從移動支付市場向刷臉支付賽場彌漫的硝煙,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等都在試圖從這一新領域中分得一杯羹。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調研報告》,刷臉支付目前主要有兩種業務模式,一是以商業銀行、支付寶...
隨著科技的發展,移動支付已經推動我們進入了無紙幣時代,找零、假幣等問題再也不會成為困擾消費者和商家的問題。目前就微信而言,移動支付已經實現了從微信紅包到轉賬、二維碼付款的多形式擴展,而且隨著5G、AI等技術的更新迭代,刷臉支付也將擠進移動支付大軍,為我們提供更便攜安全的支付體驗。 安全?每次說到刷臉支付,“安全”肯定是會被提及的,畢竟在這個社交網絡相當發達的國家,誰的社交帳號里沒有幾張自拍和他拍呢...
2019年,最火的支付方式無疑是刷臉支付。在醫院、超市、餐飲門店、便利店,刷臉支付設備已經并不罕見,人臉識別技術與支付產品和服務的融合應用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支付方式和體驗。 用戶體驗的背后,是正在從移動支付市場向刷臉支付賽場彌漫的硝煙,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等都在試圖從這一新領域中分得一杯羹。移動支付市場上,首先推出線下刷臉支付服務的機構是支付寶,于去年底上線了刷臉支付產品“蜻蜓”,之...
隨著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二維碼支付逐漸普及,刷臉支付進入大眾視野,移動支付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爭奪。 在人臉識別的熱潮下,除了普通消費領域,刷臉支付還延伸到了公共交通領域。然而,交通領域有著相對復雜的環境和歷史因素,而且公交地鐵不盡相同,本文將從公交、地鐵兩個方面分析刷臉支付的異同和發展前景。 刷臉支付乘車多地試行,但體量都較小 2019年1月10日,金華公交刷臉乘車項目正式啟動,成為了全國首個使用“人臉識...
根據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6.33億,較2018年底增長了3265萬,占網民整體的74.1%;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到6.21億,較2018年底增長3788萬,占手機網民的73.4%。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我國刷臉支付市場提供了廣闊的需求增長空間。 當前我國常規移動支付方式是掃碼支付和指紋支付,主要借助于手機、網絡、二維碼等介質來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