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門鎖行業的2018年,無疑是多事之秋,在不斷趨于爆發或已然爆發的同時,市場氣象可謂風起云涌。早前有小黑盒事件,近期又遭遇低價沖擊,而近日又市場監管總局對人臉識別、遠程開鎖等技術進行風險提醒,建議關閉。系列事件讓行內人士人心惶惶。 尤其是近日關于人臉識別和遠程開鎖的新聞,更是被非人臉識別廠家爭相轉發以示自家產品值得信賴,也有一些堅定不移的人臉識別品牌商分享以證明該技術依然值得信賴,眾說紛紜,也讓消費者不知所措,...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臉”也將成為數據的一部分,人臉識別如何實現?本文將為大家從人臉檢測、人臉定位、人臉校準以及人臉對比等方面詳細闡述人臉識別的原理與實現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集成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視頻圖像處理等技術的人臉識別技術也逐漸成熟。未來五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平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5%,到2021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元左右,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前景。 安防、金融...
細數智能鎖的解鎖姿勢——指紋、密碼、IC卡、NFC、藍牙、機械鑰匙、APP。這是常用的,其中以指紋和密碼使用頻次最高。當然,你也可以把人臉識別放進去。雖然不是主流配置,但市面上很多智能鎖都以此為賣點。 本文要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人臉識別相較于其他開鎖方式,在將來是否會成為智能鎖的主流?如果類似于iPhone那樣的FaceID技術在智能鎖上普及,那么這個產品將迎來一次巨大的設計和體驗的變革。 指紋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仿...
人臉識別正在不可阻擋地走向娛樂化。從朋友圈里的AI面相識別小程序,到走進大街小巷的AI測膚,無一不是熱火朝天。 這種情形不禁讓人感嘆,互聯網的記憶果真連金魚都不如。想當初iPhone X剛剛推出人臉識別解鎖時,網民們都在警惕人臉的安全,聲稱外出行走要戴上“臉基尼”,以防路邊有歹徒沖出來突然拍照獲取自己的人臉數據。 如今才過了一年,大家就忘記了被“人臉泄露”所支配的恐懼。你在尋找明星臉,吃瓜群眾在谷歌上找到你的臉。可...
隨著深度學習、大數據、云計算等多項關鍵技術的持續突破,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AI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到2020年有望超過700億元。預計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潛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上升1.6個百分點。 在安防領域,有其本身由前端監控等硬件設備累積的海量數據資源優勢,也有事前預防、事中響應、事后追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