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打假正當時。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黑名單,而最近大舉入侵人們生活的人臉識別在高歌猛進之時,大量資本和外來人員涌入,再加上行業自身發展過程中尚待完善的運行機制,或許會使得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作為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技術,其安全引發業界及消費者的持續關注。借“3.15”消防費權益日的東風,各地都開展了打假行動。今天就來聊聊“假”臉。 AI換臉暴露活體檢測安全隱患 前段時間“AI換臉楊冪”視頻掀起來風...
不可否認,科技發展的速度飛快,早期乘坐地鐵我們只需要一張公交卡,而現在乘坐地鐵只需要帶手機就夠了。現在,隨著“刷臉”時代的到來,通過“刷臉”進入地鐵已經并不再遙遠。在深圳的一家地鐵運營商正在測試5G網絡供電的人臉識別地鐵入口。 據悉,這項測試目前僅限于深圳某一地鐵站。目前還不清楚這對雙胞胎,或長得像雙胞胎的人會有什么效果。以前人們會刷卡或刷手機進入地鐵站,現在只需對準屏幕刷臉即可。隨后,費用會立刻從關聯賬戶上...
AI技術雖然發展熱,但比它更快進入成熟階段的是生物識別技術。阿里達摩院認為,2019年,生物識別技術將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而目前所有生物識別方式中,指紋識別份額較大。當前,我國第二代身份證便實現了指紋采集,且各大智能手機都紛紛實現了指紋解鎖功能。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指紋識別早已經在消費電子、安防等產業中廣泛應用,通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技術方面也在不斷的革新。 然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盡管指紋識別市場份額占比...
目前中國社會,從落后地區到發達地區,從農村到城市,群眾的流動性是非常頻繁巨大的,那么對于社會的安防沖擊壓力也是巨大的,通過人臉識別、人證合一相關的可查設備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安防風險和壓力。 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解決了這兩個主要問題:利用經公安部認證的身份證芯片讀取技術解決假證泛濫,身份登記單位無法驗證真偽的問題;利用公安部人臉識別技術解決冒名頂替,人證不符,身份登記單位難辨是李逵還是李鬼的問題,一秒鐘見真章。...
順應時代潮流的感召,為貫徹落實中國人保集團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3411工程”,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和運營服務效率,人保壽險在2018年引入了“人臉識別”技術。 據介紹,“人臉識別”技術的實名身份認證方式具有準確率高、客戶體驗好、成本低的優點,近年來,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中國邊檢”等國家級安防項目中。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是人保壽險落實集團“3411工程”,推進“數字化戰略”方面的一項重要革新,提高了公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