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菜鳥驛站智能柜已全部開通刷臉取件功能,國內今起全面進入“刷臉取件”時代。消費者可以在柜子上自主選擇、授權,使用刷臉取件功能。此外,如果消費者因為整容等原因導致容貌發生較大變化,也可以便捷地通過智能柜更新照片,使用刷臉取件。 菜鳥驛站智能柜已開通所有攝像頭,稱跨入刷臉取件時代 2015年以來,國家持續出臺利好政策,為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醫療、金融等領域的應用打下了將堅實的基礎。在政...
3月25日,從承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獲悉,為進一步全面規范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打擊買分賣分違法行為,我市交管部門從3月19日起開始安裝實驗,并調試“人臉識別”功能,處理非現場交通違法行為。目前,市區及部分縣大隊已正式啟用。 據了解,交通違法處理“人臉識別”功能啟用后,違法當事人需本人攜帶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同時應確認二代身份證、駕駛證均在有效期內且狀態正常,到違法處理窗口處理車輛違法。在比對過程中,系統出現人...
生物識別學科和技術領域經過5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方法,在嚴格受控的條件下可以正確識別高度配合的用戶。但是,在數字化生物特征信息獲取過程受到內在生理變化(如眨眼、斜視、姿態、表情、運動等)和外界環境變化(如光照、遮擋、距離等)時,生物識別的性能急劇下降,不能滿足現實世界復雜環境下身份識別的需求,嚴重制約了生物識別的學科進步、技術推廣和產業發展。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傳感、新算法、新架構給生物識別帶來了新的...
近年來,由于深度學習算法的發展以及人臉數據量劇增,人臉識別技術得到了大范圍的普及。PC、手機、智能攝像頭、治安攝像頭、交通攝像等“機器眼睛”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受限于傳感器能力,人臉的三維信息無法被捕獲,導致傳統2D人臉識別設備和算法無法做到支付級別的識別精度和安全性,容易受到照片、視頻或硅膠面具的攻擊。此外高光和暗光場景下,2D人臉識別精度也大幅度降低,應用場景仍然高度受限。 3D人臉識別技術是通過3D攝...
據報道,近期的重大事件無疑是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9)。在這個市場不確定時期,恰是復盤三大智能手機品牌戰略的好時機。產業界、金融圈以及消費者的眼睛都在盯著蘋果、華為和三星。 讓我們首先來看技術領導者。蘋果公司在2018年9月率先推出了最新一代iPhone XR、XS和XS Max。從巴塞羅那展會上推出的產品來看,這個領域的競爭確實愈發激烈了。 華為在2018年的最后一個季...